中药外治类

中药外治类

中药外治是一种能够体现中医特色的具有较好疗效的疗法。外治是把中药研制成不同的剂型,通过人体肌表、腔道、穴位、经络等作用与病变局部,达到治疗作用。“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发尔”,“先列辩证,次论治,次用药。”即内治与外治的理、法药三者相同,只是方法不同而已。

1、穴位贴敷(节气贴、三九贴、三伏贴)

在24节气或者三伏天、三九天运用白芥子等药物粉末调糊后,制作成蚕豆大小,用胶布贴敷在人体相应穴位上,刺激机体免疫机能的治疗方法,叫穴位贴敷。“冬病夏治”即本疗法中的一种。

功效:疏通经络、温补阳气、激发免疫调节功能

适应症:各种慢性疾病体质,经络不通,阳气虚损等的疾患均可贴敷,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腹泻、慢性鼻炎等疗效显著。禁用于严重过敏性体质和严重湿热体质疾病。

2、冬病夏治疗法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它是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的原则,结合天灸疗法,在人体的穴位上进行药物敷贴,以鼓舞正气,增加抗病能力,从而达到防治疾病的目的。

原理:以古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学说为理论基础,通过将药物敷贴在俞穴,使药物沿俞穴→经络→脏腑途径渗透并放大药效,从而激活人体免疫力,增强机体抗抵力作用,故大多在夏季进行。原因在于夏日炎炎,腠理疏泄,汗腺、皮脂腺组织均处于开放状态,有利于药物的循经络渗透、吸收、传导。

适应症:慢性支气管炎、哮喘、肺气肿、肺心病、过敏性鼻炎之缓解期,以及容易感冒的病人。

疗法:从夏季三伏天进行中药穴位敷贴,三伏是指初伏、中伏、末伏的合称,是一年中最炎热的时候,从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第四个庚日为中伏,立秋后第一庚日为末伏。于三伏天各敷一次,连贴三年。贴敷时间一般不超过24小时,每7-10天1次,一个疗程三次。每次至皮肤出现发痒、灼热或小水泡时取下。

3、穴位注射

又称“水针”,是选用中西药物注入有关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

功效:调畅气机、活血化瘀、协调脏腑、疏通经络、平衡阴阳

适应症:脏腑气机升降失调所致的内脏疾病、脏腑气血亏虚,气滞血瘀所致的内科疾病。使用腰俞穴活血化淤药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以迅速缓解疼痛,改善腰腿活动度疗效满意。

4、中药熏洗治疗

中医熏洗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选配中草药煎汤在患肢皮肤熏蒸、淋洗、浸浴以达到内病外治的一种疗法,有煎汤外洗的洗剂有燃烧熏制的熏剂,有蒸葱熨治的熨剂以及灸剂,具有方便、有效、副作用小、应用范围广泛的特点。

功效:活血通络、清热解毒、消炎镇痛等功效。

适应症:眼科使用中药熏眼法治疗角膜类、巩膜炎、急慢性葡萄膜炎;肛肠科使用中药熏洗治疗内外痔、脓肿、肛瘘病;骨伤科用此法治疗关节疼痛、软组织损伤;内科沐足治疗消渴筋痹及消渴脱疽等均取得显著疗效。

5、新生儿药浴

中药药浴熏洗在中国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它借助水的特性,将相关的药物溶于水中,采用温热法使药物透过皮肤、穴位等直接进入经络、血脉,分布全身,通过物理效应与药理效应发挥治疗作用。

宝宝出生2~4天,皮肤、粘膜、眼睛巩膜出现轻度的黄染,如果吃奶正常,精神好,经皮测胆红素未超过警戒线,属于生理性黄疸。

根据中医辨证处方,将茵陈、野菊花、蝉蜕、石菖蒲等十多味中药煎制成药液加入水中,水温保持在38摄氏度左右,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让宝宝在药液中自主游泳运动,从而达到健脾除湿,祛风止痒驱除胎毒退黄疸的作用。同时新生儿在温热药水中游泳,兼有药浴和运动疗法的双重作用,提高肺活量,锻炼了四肢协调性,促进消化和吸收,促进神经系统的发育、提高宝宝的而睡眠质量。提高宝宝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

6、中药雾化

中药雾化治疗是指使用专门的雾化装置将中药溶液雾化成微小的颗粒通过吸入的方法,进入呼吸道及肺内并沉积,从而达到迅速、有效和无痛的治疗作用的一种治疗方法。

功效:稀释痰液、湿化气道、减轻咳、减轻支气管痉挛。

适应症:预防治疗呼吸道感染、急性支气管炎、哮喘、应用抗癌药物治疗肺癌以及急慢性咽炎、失音等。

7、中药外敷

所谓中药外敷是将药物制成一定的剂型,如碾成细末或捣烂放置于体表或损伤部位,使药物通过皮肤渗透发挥作用而达到治疗目的的一种外治方法。

功效:它具有消肿祛瘀、舒经活血及清热解毒、消炎镇痛、排除毒素、减肥美容等功效。

适应症:近年来用中药制剂外敷保守治疗骨折、足跟骨刺、软组织损伤、胰腺炎(功能吸收胰腺炎性渗出,减少胰腺假性囊肿的形)、肝硬化腹水疾病等病症。眼科使用芙蓉花及叶外敷治疗眼睑带状疱疹亦取得较好疗效。

8、烫熨疗法(中药封包、中药热奄包)

即将配方好的中药炒热,装入药包中烫熨体表的一定穴位或者部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功效:温经散寒、温通经络、活血逐痹、健脾和胃、行气消胀。

适应症:用于治疗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功能性胃肠病、腹部胀满等

9、中药灌肠

主要是通过肠壁的吸收,可利用肠壁的半透膜的渗透性被迅速吸收,而引起全身的治疗作用,特别对临近的器官,如盆腔、腹腔等作用更为显著。

功效:消肿抗炎、排毒

适应症:便秘、结肠炎、慢性肾衰、中风闭症所致的高热等症,可以明显地降温、改善继发性代谢紊乱

10、中药踏渍治疗

中药踏渍治疗是通过介质(凡士林)促进皮肤对药物的吸收。同时辅以红外线灯热疗,扩张毛细血管,增强血管壁的通透性,提高药物浓度交换和吸收速度,以快速达到缓解疼痛、促进损伤修复的目的。

功效:活血通络、排除毒素、减肥美容、调整阴阳

适应症:用于治疗痛风、慢性非感染性炎症、各种胃肠疼痛等疾病。

11、中药硬包疗法

该疗法是骨伤科最具特色的中医传统疗法之一。它根据中医辩证、采用不同的中药外包患处以达到治疗的目的。具有方法简便、费用低廉、疗效好等特点,并具有方法的群众基础。

适应症:适用于各种骨与关节疾病;风寒湿热痹症,以及腰椎间盘突出症、退行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等。

12、中药直肠灌注

直肠滴药法是由保留灌肠法演变而来,由于药物缓慢滴入直肠,对直肠粘膜刺激减少,便意感碱轻,药物存留时间延长,吸收增多,且对发热病具有物理降温作用。我院结合中医辨病辩证,针对不同患者个性化使用中药直肠滴入,从而能更好达到治疗目的。该法操作简单方便,可减少损伤肛门直肠粘膜,均不会引起病人不适。

适应症:小儿肺炎、高热、急性菌痢、慢性结肠炎等。
分享 :